感恩節的由來
根據韋氏大字典的定義,感恩節是用來感謝上帝的全國性假日。在美國,感恩節是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;加拿大則是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。
第一次感恩節慶典是在1621年麻州的樸里茅斯舉行,前一年清教徒從英國搭乘5月花號首次到達新大陸,基督徒用那一天感謝上帝,讓他們平安抵達並慶祝第一次收割。在1863年林肯總統正式定感恩節為全國性假日。
聖誕歌〈平安夜〉的由來
在所有聖誕歌中,〈平安夜〉是一般人最熟悉的一首,這首歌創作的由來是這樣的……
1818年聖誕節前夕,一位年青的奧國傳教士約瑟‧梅耳(Joseph Mohr)從一個窮樵夫的茅屋出來。他剛替樵夫的新生嬰兒行奉獻禮,正要下山回家。
雪夜中,高山路上,他被那清妙的景色震懾住,不禁停下腳步。啊!山腳下的小村落多麼安靜,疏疏落落的燈光,在皚皚白雪中閃爍著,與天上的燦爛星光交互輝映。溪流還未結涷,輕快的水聲正不知在呢喃些甚麼。一個奇異的感動驅使他立刻跑回家。進了家門,取了紙筆便寫,那時已是凌晨四時的光景。
等到天一亮,他拿著剛寫成的新詩,到格羅伯(Franz Gruber) 一位鄰村教堂的風琴手和詩班指揮 家裡去。格羅伯立刻為它配上歌譜。當天晚上,在教堂的聖誕節崇拜中,梅耳親自獨唱這詩歌;因為風琴壞了,格羅伯只好用小提琴伴奏。
恰巧修理鋼琴的人也參加了崇拜會,聽了梅耳唱的聖誕歌,覺得實在美妙極了,便要求讓他抄一份帶回自己村裡去教小孩子們。這詩就逐漸被傳開了。
1864年,德王腓特烈第四在柏林皇家禮拜堂中,聽到這首詩歌。崇拜完畢後,立刻吩咐以後聖誕節崇拜的歌唱節目中,必須把〈平安夜〉放在第一首。這就是〈平安夜〉這首聖誕歌的由來。
著名的聖誕故事
西方最著名的聖誕故事,至少有三個,都出自世界文學家的手筆。其一為托爾斯泰的〈鞋匠馬丁的故事〉;一為奧‧亨利的〈聖誕禮物〉;另一為迭更斯的〈聖誕述異〉(Christmas Carol)。前兩個故事已經在《海外校園》第4、8期介紹過,今摘選迭更斯的〈聖誕述異〉。
這個故事寫於1843年。描寫一個名叫史可治富商的改變。
這史可治原是個極端自私自利,絲毫不替別人著想的人。任憑你怎樣哀求、乞憐、訴苦,都不能打動他冰冷堅硬的心。
一個聖誕夜,朦朧中他遇見死去七年的夥計馬雷,向他述說守財奴死後的困境。之後他又給三個精靈纏了一夜。這三個靈是過去、現在、和未來的聖誕之靈,讓他看見許多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聖誕節發生的事情。
史可治經過精靈們的纏擾,認清自己以前自私的真面目,就完全改變過來。他收了一個窮人的孩子做義子,成為一個極富同情心又仁慈的人。在聖誕早晨買一個大火雞送給他以前苦待的祕書,而且不使他曉得是誰送的。
從此以後,他總是按照這種新的態度去作一切慈善的事。雖然剛開始時,人們都很驚訝,但終於發現他已成為一個最懂得聖誕節意義的人。
本文主要取材自顏路裔編《聖誕故事選》,道聲出版社。
(刊登於1995年12月海外校園雜誌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